ifLab回忆录——后门生

  第一篇先说说我是怎么进的社团吧。

  每年健翔桥这边的社团招新,说实话挺让人烦的,跟现在社会上浮夸之风类似,看似有序,实则混乱,看似百花齐放,实则败絮其中。当然这种说法不一定贴切,但大概就是大一小鲜肉看啥都新鲜,任社团宰割,到大二或者更以后,感受也就只剩下反感了。

  当年作为小鲜肉的我,看到这万花筒似得社团招新,不得不说也是有点茫然无措,只能雾里看花。作为对学生会的敬仰,同时对手机摄影比较有兴趣(请原谅我当年对摄影的无知),就报了校学生会和院学生会的宣传部。当时年少无知的我还用心的准备了PPT,好像是在PPT里面,我加入了之前玩无人机的一些照片。我确实记不清是不是因为这个,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校会的一个面试官(记不清是宣传部部长还是文艺部部长了)就把我推荐给了信息技术部的部长。于是我就阴差阳错的遇到了喆神,并顺利的通过了校会信技部的“面试”。

  到此,我才刚刚跟ifLab沾上一点边,因为喆神不但是校会信技部部长,还是ifLab里iOS组的组长。至于说那ifLab招新的时候我有没有关注到这个社团呢,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我确实看到了这个社团,但是已经被万花筒搞的晕头转向之后,我并没有关注到这个社团,因为它在招新中的存在感太低了。其次我也根本没搞明白ifLab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也就根本没有在意,自然更谈不上报名和面试的事,更不要提加入了。

  但是故事是不可能就此终结的,在和喆神深入交流了无人机相关内容后,我们又继续对iOS编程等话题展开讨论。由于我当时痴迷于苹果公司和乔布斯,非常想跳入iOS开发的大坑。最重要的是:因为喆神既是校会部长又是ifLab组长,于是ifLab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校会组”!而我,就成为了校会组的一员,走后门加入了ifLab。

ifLab回忆录——序

  去年底曾老师邀请我写一些关于社团的文章,不仅可以作为社团存档,也算是经验分享和传承。我觉得既然要写,那就好好写一些,这样也可以给自己逝去的青葱岁月留下一些印记。

  我一直语文很差,文笔不行,也一直没兴趣增加这方面的技能点,所以这个系列大概怎么写、具体写那些、总共写多少,我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我大约是要开新坑了,说起来我已经开过两个坑了,一个游记坑,一个书记坑,不多不多,加上这个才3个。(话说这篇都拖了好久。。。)

我只能说尽量吧,尽量做到一周一更,尽量不拖太久,尽量把这个坑填完。前面说了我文笔不行,所以还请各位多担待,要是我写的像流水账,或者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排序混乱,请不要太介意,各位就当看茶余饭后看故事了。

  作为开篇,我就说说我大致会怎么写这些回忆录。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比喻是哈利波特里的冥想盆。我会把我所有关于ifLab的记忆都提取出来,不管是有趣的还是乏味的,都把他们放在回忆录里,大家可以随时查看。这些记忆会以一个一个小片段的形式来呈现,大体上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但是这也不一定,也可能因为某个事情更有趣,或是因为某个事情更重要,又或是在某件事说到一半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个前因而引出另一段往事,这都是有可能的。有些时候,记忆是残破的,也有时候记忆是经过修补的,甚至是艺术加工的,这都是正常情况,还请不要太较真。语言上则是口语化的,因为我觉得专门为这样一个轻松休闲的事情而大费脑筋,琢磨修辞,着实没啥意义,又不是写论文。